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京桥北婚庆酒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南京桥北婚庆酒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京人为什么不排外?
我自己亲身经历,2008年毕业从东北坐火车来到南京工作,下了车东西南北都找不到,更别说公交车了。碰到了一个大爷我就上前去问,可是大爷说的都是南京话我一句也没听懂。正当我说谢谢准备放弃时候,大爷发现我没听懂愣是拉着我的手带我走到了车站。我记得是我在大桥南路准备坐盐葛线现在叫D3,然后就找不到了车站了,真的很感激那位大爷,现在想起来 心里还是热乎乎的。谢谢。
作为一个在南京生活十多年的外地人,亲身感受是南京人确实不排外。虽然,也有一些自诩为土著的***人士,学人家将外地人叫外码,结果却发现原来自己祖上两代也是外码。
关于南京人的包容,网上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当年***时本地人都被杀光,现在的南京人都是外来人口。这只是个段子而已,民国时期作为首都的南京拥有百万人口,还有很多是幸免于难的。
但南京的包容,确实与历史上一次次的大规模***有关,历史上南京在关键时刻多次接纳外来人口,形成了这座城市的大气包容不排外。说到这想起老婆的爷爷常说的一句话,“生就的南京,造就的北京”。
“衣冠南渡”算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潮。司马懿的不肖子孙丢了整个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琅琊王氏安排下跑到南京,在南京登基建立东晋。随他一起渡江而来的还有几十万北方人,大多数是举族迁徙,这些人到南京后按照原来的籍贯聚居在一起,还用北方的地名,所以才有了南京的乔郡,例如琅琊、青州等。
几百年后,相同的历史再次上演,宋朝又丢了北方,赵构跑到南京。虽然赵构是偷偷摸摸南渡的,但此前和之后也有不少北方人南渡到了南京避难。
原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叶浩说,南京总是在华夏民族承受浩劫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敞开胸怀挑起担当。我赞成他的这个说法,正是一次次的担当,造就了南京宽广包容的胸怀。
南京人不排外,就跟南京人的大萝卜精神一样名声在外。在南京,你不用考虑如何融入这个城市,因为这跟不不是个问题。而且,这种包容的心态从民间到官方都存在。
你不用担心语言问题,一口南京话的本地人发现面对的是一个外地人时,一般会自觉切换为普通话。官方制定的很多惠民政策,也是普适性的,有时甚至没有户口的限制。
这座城市从孙中山时期就提出了博爱的口号,如今博爱的精神依然在。虽然有人说他是徽京,有人说他这个江苏省会不称职。
12年来的南京,之前在苏州待过6年,现在很喜欢南京这座城市,并且在这里定居立业。
我说一下我刚来南京时候的一些经历。刚来时候我住在南大浦口校区附近,乘坐公交车准备去南京站坐火车,上了车以后,向司机师傅询问,该如何转车,他告诉我,如果在桥北下车,可以转多少路,如果到桥南下车,又应该转多少路,南京话很好懂。
后来坐火车到了苏州,打算去找一朋友,同样询问公交车师傅,他用苏州普通话回答我,而且略带不耐烦的口气,我没能听明白再次询问,对方就不再搭理我了。
我不是说哪个地方的人就好,哪个就不好,可能我比较***遇到南京比较好的师傅,比较倒霉遇到苏州不耐烦的师傅,但就个人感受来讲,我确实更喜欢南京人的包容,离开苏州我没有一点留恋,因为那个城市让你觉得你不属于那里。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是出于某种原因个人对于南京的印象很好,如果说南京人好相处相信很多去过的或者认识这边人的朋友都有这种感觉,南京人不排外也是特点之一,至于为什么这样?今天借此机会简单分享下自己的一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注定要成为一座包容的城市
南京处于江苏省偏西南部,从地图上看南京即靠近中部省份城市也距离东部沿海城市也近,可以说南京处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和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之间。而南京这个位置注定是很多朋友落脚和经过的地方,南来北往的多了全国各地人都有,有报道称南京市路上遇到的人几乎每10个人3个都是外地的,可以看出南京外地人口占据的数量。大家既然都是外地人就没有必要互相排挤,各自互相帮助互相礼让才是王道,长期下去一座包容的城市逐渐形成。
历史原因南京人更知道尊重人
大家都知道******,30多万南京人民被日军***一座城市基本已经完蛋了。后来随着本地人回迁和外来人口的入驻,大家都知道人的重要性,世界上估计很少有一个城市的人有这样的经历,从老一辈人开始就知道互相帮助,互相礼让等等,到下一辈人都知道活着,有尊严的活着的重要性。可以说如今南京人不排外,历史上的伤痛使得这座城市(包括居住的人)知道了什么是最重要的。简单举例比如:著名主持人孟非,其身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南京人的处世风格。要生活自在,多点宽容,互相理解等等。
南京本身属于高等教育强市,受教育程度高是公认的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受教育程度排名可以看出,南京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北京。可以看出南京人受教育程度是很高的,虽然我们不能把受教育程度当做素质高低的来看,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更能去理解和帮助他人,在对外接触的时候有更多的包容性(起码不会街头骂街吧)。
综上,个人觉得南京是一座值得去看看的城市,风景不错,人文不错,经济发展也不错。欢迎各位留言或者私信勇勇杂谈壹贰叁参与讨论,原创不易记得点赞哦。
关于这个问题,我说在其他城市遇到的一个反面例子。
我初中的时候,随老爸去长三角地区某最大城市参加我姐姐的婚宴。我从小在南京长大,爸妈天天在南京上班比较忙,管的严可以说小时候的我和我爸妈除了南京和家乡没怎么接触过其他的城市,大家都知道,南京地铁是硬币状,出闸机要像投币一样投入才会开门。(不过一般我们都刷金陵通)
然后那次,爸爸和我带着一些行李形色匆匆的从那座城市火车站出来,在随着人流找到地铁站。我们不在这个城市居住自然要去买地铁卡,排了半天队买到了地铁票,我愣住了。哎?居然不是硬币状?
对于那个时候还是初中生的我确实有点孤陋寡闻了,原来除了南京地铁硬币状地铁票还有长这样的。这对当时没去过几个城市的小欧确实是非常新奇的体验。
结果,下地铁出站的时候,被人翻白眼了。南京地铁出地铁站投币就行,然后我们准备出地铁站的时候有点懵,拿着票不知所措,学着别人把票插入下面的设施,却怎么也插不进去,正着急呢,后面一提着菜篮子的大妈直接把我从旁边挤了开来,刷卡,撇了我一眼,嘴里还嘟囔着什么。
旁边的工作人员还一脸嫌弃的喊我们:“你们把票往里插哎,插哎!”
当时我们提着行李的我们,真有那么几分尴尬,在人流中格格不入。
在南京坐地铁又是什么样的体验呢?有些时候,一些没有南京公交卡的朋友,拿着地铁币想要入站,结果怎么也入不了,过往的人都会很好心提醒他往后退一点,等一会刷。南京地铁不能站在很靠闸机里刷卡,要不然刷不开。
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很多次,包括我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很热心的帮他们一下。
就这么一件小事,我想这就是什么是排外和不排外的区别吧。
文【小欧说南京】
网图侵删,请勿搬运文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京桥北婚庆酒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京桥北婚庆酒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